1 . 句子成分残缺
2 . 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(北宋黄庭坚《寄黄几复》
3 . 从刚才来讨论的情况看,我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。
4 . 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(唐杜牧《赠别》
5 . 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宋·李清照《武陵春》
6 . 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况。
7 . 泉水流着。
8 . ()搭配不当颟
9 . B.阿斯塔那古墓群中保存的文物极为丰富。作者重点为我们介绍了文书陶俑木俑丝织品等。
10 . ⑷这时,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。
1 . 例子:街道上行走的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。
2 . ()语序不当
3 .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(宋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4 . 第四幅画画一人两手张开,侃侃而谈,胸前写有“石人”二字,意在教人要敢于仗义执言,立场坚定。“石人”原也是周朝太庙阶下的雕像,与右阶“金人”的位置相对,胸前也有铭文:无少言,无少事。
5 . 训练案
6 . 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(南唐李煜《相见欢》
7 . 爸爸把我的书拿走了。
8 . D.墓室第一幅画画着一个欹器,墓主人以此警戒自己:满招损,谦受益,做人应当廉洁,不要贪得无厌。
9 . 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唐·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
10 . 学会修改病句。
1 . 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元·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2 . ②动词修饰语例如:开考半个小时后,就有人陆续交卷。
3 . 请把陈述句改为拟人句
4 . 这个句子的中心语“眼睛”和谓语“集中”不搭配,应将“眼睛”改为“目光”。
5 . (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,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。)
6 .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(唐李白《静夜思》
7 .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唐·李白《静夜思》
8 . 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(唐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
9 . .文章标题中的“人生哲理”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?(分)
10 . 请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。
1 . 一是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,如:
2 . 第一幅画画着一个欹器,墓主人以此警戒自己:满招损,谦受益,时刻都不能骄傲自满。这种欹器,是一种两头稍尖支点易偏的盛水容器。无水时,它向一边略微倾斜;盛满水时,它立即会向一边倾倒;水不满时,则可稳定地挂在特定的支架上。于是古人便将其置于案侧,取名“宥坐”,放在座位右边,当作劝告之器。当年孔子在鲁桓公庙看到这种欹器时,便说:“吾闻宥坐之器者,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。”确切地说明了欹器的特点。
3 . 这个句子误认阵风为主语,其实主语应是稻浪。修改的方法是,在恰是前加上稻浪。
4 . 预习案
5 . 物理课上,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。
6 . 此夜曲中闻杨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唐·李白《春夜洛城闻笛》
7 . 一是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,如:
8 . 病句类型为: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重复啰嗦搭配不当等。
9 . 它的下游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。
10 . 病因,应在末句添加
1 . (把“温良”改为“温暖”(或“温润”“温和”))
2 . 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“注视”和它的宾语“报告”不搭配,修改的方法是,在“注视
3 . 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《行行重行行》
4 . 例:村子里有花园。
5 . (共分,每题分)
6 .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(唐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7 . 例时钟“当当当……”敲了下,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。
8 . 一是主语和谓语不搭配,如:
9 . ()成分残缺
10 . 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,是一个美丽的季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