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形声。从行,瞿声。行,本义是道路。本义:四通八达的道路)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本义 [thoroughfare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衢,四达谓之衢。——《说文》
- 必于四面之衢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子张问入官》
- 何天之衢。——《易·大畜》
- 一兔走衢,万人逐之,一人获之,贪者悉止。——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
- 填街盈衢。——柳宗元《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》
- 街衢相经。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如:大衢;长衢;通衢(四通八达的道路);衢逵(道路);衢处(处于四通八达之地);衢国(地处要冲的国家)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树枝交错、分岔 [fork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宣山,其上有桑焉,大五十尺,其枝四衢。——《山海经》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申指途径 [way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上好羞则民暗饰矣,上好富则民死利矣。二者,乱之衢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泛指道路 [road]。如:衢术;衢逵;衢路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岔的道路 [branch road]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街道 [street]。如:衢市(街市);衢宇(街道屋宇);衢陌;衢巷(街巷);衢弄(衢巷,街巷);衢灯(街灯);衢闾(街道里巷)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市 [city]。如:衢关(关市);衢塞(市廛关塞);衢民(市民)
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名 [Qu,a place name]。在浙江省西部。唐置衢州,因境内有三衢山。民国改衢县。今为衢州
                    
 
-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歧,岔 [forked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行衢道者不至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-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。——《管子·国蓄》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如:衢涂;衢道(歧路,岔路);衢路(歧路;岔道)